时间:2018-10-25 游览量:4254
每个新房装修完后,家中都会伴有一定程度的异味。有些朋友就会请当地专业的第三方甲醛检测机构检测甲醛、苯、TVOC等五大项有害气体。并在得出检测结果后进行针对性的治理。室内环保行业是新兴行业,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可,但是也有一些没有资质的公司滥竽充数,使得现在环保行业出现了种种乱象。
乱象1:无资质经营 从业无培训
据国家室内环境与室内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宋广生介绍,中国计量认证,即“CMA”标志,是室内空气质量检测机构最基本的必备资质。同时还必须具备国家实验室认证,即拥有“CNAL”标志。有了这两项认证,才能叫规范的企业。而在成都,不少企业并不具备这样的资质,却一直在从事和治理的经营工作。严格来说,这样的企业行为已构成违法。
小艾提醒大家,检测和治理都需要专业人员。所谓专业人员,是指要获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“室内环境”培训项目“室内车内环境污染治理和评价技术”的课程学习,并考试合格后拿到证书的人员。而成都不少检测治理公司的工作人员,能拿出这份证书的只占少数。
乱象2:设备可简可繁,作弊成本低
造成现象一的原因,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室内环境检测治理所需的设备种类繁多,可以是***的价值百万元乃至千万元级的实验室设备,也可是淘宝京东上几百上千元的简易设备———市场上不少公司采用六合一室内空气质量检测仪(也有四合一、八合一检测仪)对室内空气质量进行检测,检测内容主要是甲醛、苯、甲苯、二甲苯、氨、TVOC(总挥发性有机物)这6项指标。正规的室内环境检测仪器每年都要按照我国的计量法,由国家派专人进行一次调试,任何机构和公司都不能自己完成,以保证检验数据能长年保持稳定标准和客观公正。
由于仪器的局限性,检测数据误差会高达50%,而且可以人为操作———蓝墨水是一些黑心检测公司常用的伎俩,颜色越深代表污染越严重,也代表着消费者掏腰包的可能性更大。同理,治理完毕后的检测样本也可以悄悄加入自来水,以降低检测数据,证明其治理“很有效”。更有从业者报料称,成都某公司上门检测时,甚至连检测仪器都不带,把外观类似于检测仪的臭氧机当成检测仪,随便写出超标的数据,忽悠消费者。
乱象3:两套标准并行 消费者易混淆
对于室内空气质量检测的标准,目前有两套:GB50325和GB/T 18883。前者为建设部制定,主要针对建筑商和装修商,具有强制性,检测条件是密闭1小时;后者为国家环保总局和卫计委的推荐性标准,是人居环境的健康尺度,对建筑商等无约束力,检测条件是密闭12小时。
小艾仔细研读了两者对甲醛等有害气体的指标,虽然看起来GB50325比GB/T 18883的标准要求还要高一点,但落实到实际的检测条件中,GB50325比GB/T 18883要宽松许多,毕竟清水房密闭1小时和装修完的房屋密闭12小时,积聚的污染物差距还是比较大。所以经常出现的情况是按照GB50325测出来不超标,按照GB/T 18883就超标。
***检测机构和正规的室内环境治理公司,均采用GB/T18883作为依据进行严格甲醛检测;而一些浑水摸鱼的检测治理公司,则采用GB50325来忽悠消费者。
乱象4:报价超低,很可能只针对清水房
在杭州市场上,居室内一个点位的检测价格从100元到800元不等,一般是越大的机构或公司价格越贵。而在治理中,报价情况就比较复杂了———一般的计费是10多元/ ,但这个价格只针对不带任何家具装修的清水房,如果一个待检居室内有衣柜、大床,要加钱;有窗帘,要加钱;有木地板,要加钱;有墙纸,还得加钱逐项相加下来,每平方米的治理价格多在30元左右了。
因此,在消费者咨询治理价格时,遇到报价每平方米仅为10来元的,一定要问清楚,避免治理人员上门后临时加价产生纠纷。如果有检测公司敢说免费上门检测,那几乎可以肯定是商家捆绑了治理费用,就更得小心了。
乱象5:治理产品无规范,生成强酸毒上加毒
作为室内环境治理的关键,治理产品的多样性也是行业一大现状。目前对室内污染治理产品没有统一规范,没有指定产品,考量的标准只有安全性和效果两种途径。有的企业便钻了这个空子,利用消费者难以掌握的化学生物知识大肆忽悠,其结果却很可能是毒上加毒。
乱象6:既当裁判又当球员,利益链下难保公正
一些带有商业盈利性质的检测或治理公司,因为其利益关系,检测的准确和公正就很难说了。”这一现象也是目前室内环境检测治理中存在的一大不规范之处。
乱象7:消费者了解少 要维权必备CMA报告
既然选择做室内环境检测,消费者肯定是对居室健康非常关心,那么检测的数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就非常关键。如果室内环境检测出污染物超标,也只有通过CMA认证的机构出具报告,才具有法律效力,消费者才能拿着这份报告去向建筑商或装修商维权。所以,有的公司不具备出具CMA权威检测报告的资质,他们的检测结果更应该叫 参考 。